English church, Taipei

懷恩堂大事年表edit

年份/時間 事件
1954.9 擔任浸信會懷恩堂英語崇拜部牧師
1954-1985 擔任浸信會懷恩堂牧師
1963 擔任浸信會懷恩堂國語崇拜部牧師
1975 擔任先總統蔣公追思禮拜主禮牧師,(臺北)浸信會文字中心出版《他的傷痕》,協助翻譯《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1988 擔任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追思禮拜主禮牧師,(臺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饒恕的福音》
1990 浸信會懷恩堂退休

1.懷恩堂的組成
1952年10月,高樂民教士在返美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再次接受美南浸信會的差派,來到臺灣工作。高教士原本希望可以加入廈門街浸信會的工作團隊,一起開拓牧養教會,只是,那裡已經有幾位比她早來到臺灣的宣教士參與,教會的人事方面暫時沒有空缺;另外,礙於有限的空間,教會方面也暫時沒有再成立英文查經班的打算。
雖然如此,高教士並沒有放棄任何可以傳福音、分享基督教信仰的機會。當時女宣教士宿舍位於和平東路二段18衖52號,也是「大學浸會中心」的地點,高教士利用所居住的日本式住宅中的大起居空間,開始每週日早晨八時三十分的英文查經班;查經班結束後,高教士繼續邀請參加的學生及朋友們一起到廈門街浸信會,參加十時開始的主日崇拜。
參與查經班的學生人數增長得很快,可是一起到廈門街浸信會參加主日崇拜的人卻越來越少。除了參與查經班的成員詢問是否能夠就在同一地點舉行主日崇拜之外,高教士自己也禱告上帝,尋求邀請學生進一步參與主日崇拜的方式,後來在柯理培牧師的鼓勵下,高教士請廈門街浸信會懷恩堂的早期事工─「廈門街浸信會佈道所」。
早在高教士成立週日早晨的英文查經班前,與高教士同住,同差會的李夏蘭(Ola Vaden Lea)教士及吳友芬(Josephine Ward)教士已使用同一地點成立兒童主日學,聚會的時間是週日下午。所以1953年2月22日起,「廈門街浸信會佈道所」在週日的聚會包括有八時三十分的查經班,十時三十分開始的英語主日崇拜及下午的兒童主日學。一開始,雖然只有四位慕道友及四位基督徒參加,後來人數漸增,有學生,有成人,也有非基督徒,成員包括隨政府搬遷來臺的前滬江大學校友及他們的配偶,交通大學的校友及他們的配偶,四十四兵工廠的軍人,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的醫生、護士及其他員工,臺灣鐵路局及臺灣肥料公司的員工等。當參與的教友成長到一個人數,他們決定在1953年12月27日成立「臺北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

2.周牧師參與懷恩堂事奉的契機
1954年,周牧師即將畢業取得博士學位前夕,高樂民教士在得知周牧師決定接受臺灣浸信會神學院的教職後,寫信給周牧師,詢問周牧師是否願意參與懷恩堂的事奉,一同牧養教會的弟兄姐妹。在美國接到信的周牧師深感為難,覺得同時在神學院教書與在教會中當牧師會有所衝突。後來,周牧師去請教教授他講道法的韋思本(Jesse Burton Weatherspoon)博士,同時擔任教會牧師與神學院老師是否有聖經上的依據,韋思本博士用《新約聖經》提摩太後書一章11節:「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作使徒,作教師。」來勉勵周牧師這兩件事是可以同時並行的工作。因此,周牧師抵達臺灣後,除了在臺灣浸信會神學院教書之外,也擔任懷恩堂的牧師。
當時在懷恩堂的聚會,因為高教士個人的強勢作風,以英語為主,參加英語崇拜的人有百來位,而華語崇拜大概17-18人參加。參加英語崇拜的人當中,有許多在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簡稱MAAG)任職的浸信會會友,他們協助成立助道會(Baptist Training Union,簡稱BTU)及主日學,並負責帶領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查考聖經。周牧師加入懷恩堂的服事團隊後,立即被指派負責英語主日崇拜,約有二年的時間,周牧師在星期日的崇拜用英語講道。至於華語崇拜,則由吳友芬及李夏蘭教士負責。
隨著參加聚會的人數增加,和平東路的場地實在容納不下,在積極尋找後,決定買下懷恩堂現址,新生南路三段90號,位於臺灣大學對面的土地蓋教堂,1955年6月5日舉行獻堂禮拜,正式遷入聚會。
1958年,美南浸信會差會在陽明山嶺頭山莊的浸信會營地成立各各他浸信會(Calvary Baptist Church),原本在懷恩堂聚會的美軍顧問團職員,都改去陽明山各各他浸信會參加助道會與主日崇拜,聽英語講道的會眾逐漸減少。另一方面,懷恩堂本來就是為中國人所設立的教會,隨著傳教士高樂民、李夏蘭、吳友芬等人退休返鄉,想學英語的人不如以往普遍,聽講華語的會眾慢慢增多。因此,懷恩堂因應需要,開始轉型成以華語崇拜為主,主日學與助道會也開始以華語為主。慢慢地,英語崇拜交由講英語的外籍傳道人負責,周牧師則將主要心力放在華語崇拜。
懷恩堂的地理位置靠近臺灣大學及師範大學,教會也投入人力在學生事工方面。其中一項學生工作是關懷來臺唸書的僑生。他們當中有許多人來自香港及東南亞,母語是廣東話,周牧師過去在廣西協助青年會工作時所學會的廣東話,在此時派上用場;那個年代來臺唸書的僑生,過年時後不一定有能力買船票或機票返鄉,部分學生會留在宿舍過年;在除夕當晚,懷恩堂的同工就會到臺大或師大宿舍去敲門找人,邀請他們來吃年夜飯。當聯考的季節來臨,懷恩堂開放圖書館供應考學子讀書;聯考結束放榜後,懷恩堂也會發函給全省各地浸信會,歡迎已經考上臺北學校的學生,在星期日時可以來參加聚會,目的希望這些學校的學生在臺北求學期間,能夠因為來到懷恩堂聚會而有家的感覺。若要說懷恩堂進行學生工作方面有任何困擾,大概就是這些外地來的基督徒學生必須取捨於參與學校的浸信會學生團契(Baptist Student Union,簡稱B.S.U.)或者是參加教會的助道會吧。
很快的,一堂華語崇拜坐不下,再加一堂,使懷恩堂成為第一個有二堂華語崇拜的教會。這個決定在當年很冒險,假如人不來,怎麼辦?原本教會的同工認為,年輕人會參加第一堂崇拜,年長的則會選擇參加第二堂。結果與預期的不同,年長的弟兄姐妹睡眠時間較短、起得早,醒了之後睡不著,都來參加第一堂崇拜;而年輕人到假日會貪睡,所以參加稍晚的第二堂崇拜,真是不能預料的。
後來房子舊了,也坐不下了,拆掉舊禮拜堂再建造新禮拜堂似乎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是,建堂的工作往往有許多問題及衝突產生。好不容易與建堂委員會及會友們取得共識,捨西式的教堂型式,採取中國式設計。由周牧師提供主要構想,在建築師陳其寬先生的設計建造,營造商則是周牧師在重慶時期的朋友,邵鳴九先生的自強營造廠。
今日的懷恩堂於1983年進行改建,1984年12月2日新堂落成。建築期間,借用金華國中隔壁的大專青年活動中心聚會,二堂華語聚會人數曾達到一千多人。懷恩堂外觀的最大特色是展現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並傳達基督教本土化的理念。懷恩堂早期以學生福音工作開始,雖然有許多人已畢業離開學校,但在懷恩堂裡永遠都是「學生」。根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的簡介,宛如明朝儒人的冠為構圖設計出的屋頂,「採用傳統皇家色彩黃色,象徵教堂是萬王之王的聖殿,但避免純黃色的單調,又以包覆綠色鑲線、古色古香的如意頭來點綴;牆面採用臺灣鄉村房屋常見的土紅色,彰顯希望信仰深入民間的意涵。教堂大門採團扇設計,展現傳統建築的氣勢與圓融。」
在周牧師與師母阮郇瑤女士加入懷恩堂兼任服事時,同時期一同在教會服事的,除了西教士之外,還有陸頌熙老師加入聖樂服事及負責學生工作。當時的薪資是美南浸信會差會用美金支付。
周牧師在懷恩堂的服事以學生工作為主,比較像是兼職牧師,平時探訪關懷學生會友的工作主要由高樂民教士及陸頌熙老師負責。此外,還有林舉嫻女士、張傳琳女士等人一同協助。當懷恩堂開始向外拓展,在新的地區建立佈道所及培植新堂,周牧師也會參與,支援主日崇拜講台的工作。周牧師七十歲時自懷恩堂退休,交棒郭雲漢牧師繼續牧養懷恩堂的會友。

Scroll to Top